春节假日期间,北流市司法局科学安排人员值班,帮助群众解决“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让群众安乐过年。1月29日,农历正月初一,记者走进北流市司法局,感受司法干警在节日里的工作日常。
“我们的工作虽然没有警察那么忙,但也很繁琐,每天处理得最多的是邻里之间那些鸡毛蒜皮的事,但这些小事如果不及时处理,就容易引发大矛盾、大纠纷。”值班人员黄新告诉记者。
黄新今天有一项重要的工作——给矫正期满的社区矫正人员梁某办理解矫手续。梁某此前将自己的银行卡出借给违法犯罪分子牟利,2024年1月因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期执行1年,而接受为期1年的社区矫正。2025年1月29日是他矫正期满的日子。
给社矫人员办理解矫手续需要到北流市社区矫正中心办理。黄新在办公室门口的一块小黑板上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后,带着记者前往北流市社区矫正中心。
“黄哥,新年好!”看到黄新来到,站在社矫中心门外的梁某,连忙迎上前打招呼。
“这是我最后一次签到了,谢谢你们的帮助,我以后一定不会再违法犯罪了。”梁某在签到本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接下来,司法干警需要对梁某进行解除社区矫正前的最后一次谈心谈话。随后,梁某跟随干警到宣告室,听干警宣读解矫宣告书,梁某自此缓刑考验期满。整个流程用了30分钟。
“上午办完解矫手续后,今晚零时后你就正式解除社矫。希望你记住教训,走好人生往后的每一步路。今天是大年初一,祝你在新的征程上大展宏图。”办完相关手续,黄新像老大哥一样,耐心地叮嘱梁某。
“黄哥,我会的,谢谢你们这一年来对我的教诲。”重获新生的梁某热泪盈眶,点头致谢。
采访完梁某后,记者便前往偏远的六麻司法所。
15时许,经过一个多小时车程,记者来到了六麻司法所。当日是所长李洪勇值班,他正在整理2024年的一些纠纷材料,并把一些待化解的矛盾纠纷上传到“矛调在线”系统。
17时30分许,李洪勇接到辖区某村打来电话,称该村有两拨群众因为道路通行问题起冲突,请他前去调解。放下电话,李洪勇拿上笔记本,招呼记者一起朝事发村赶去。
现场围观了很多人,发生冲突的梁强(化名)家族和梁海(化名)家族争得面红耳赤。
原来,两家的房子相互毗邻,中间隔着一条村道。前几年,为了方便出行,梁海在村道与自己家门口之间铺设了水泥地。梁强认为,梁海铺设水泥的地方是他家的土地,因此将该地块上的水泥撬开。梁海认为地是自己的,梁强撬开水泥就是“不把他放在眼里”,双方因此引发冲突。当天,两个家族聚集了20多个人,虎视眈眈地对峙,群体事件一触即发。
“大过年的,你们哪个想进看守所的,尽管动手!”李洪勇大声喝住冲动的人群。听他这么一喝,现场的人都被震住了。
“你们两边各派3名代表参与调解。”李洪勇提出调解建议。大家坐下来后,李洪勇了解到,发生纠纷的双方不仅是邻居,还是叔侄兄弟。
“家和万事兴,大家是兄弟,为这两块地大动干戈,值得吗?”李洪勇给在场的双方讲起了“六尺巷”的故事。在他的耐心劝导下,双方都愿意退让一步——梁强不再坚持争议地的主权并愿意再让出25厘米以方便大家行走;梁海则负责恢复损坏路面并承担费用。最终,双方握手言和。
李洪勇和记者走出村庄时,已经是22时许。此时,乡村的夜空不时升起璀璨的烟花。“但愿人长乐,百姓永安宁。”李洪勇看着夜空说。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