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规划计划

玉林市司法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2023-01-14 16:05     来源:玉林市司法局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2022年,玉林市司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落实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扎实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市委依法治市办名义印发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工作方案,部署各级各部门开展学习宣传活动。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讲座,充分利用党组会“先学习,再议事”的工作机制、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党组织每月集中活动日”等,局领导班子带头,及时跟进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八五”普法规划重点宣传内容,广泛开展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等活动,纳入“法律七进”,多管齐下,有力推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走深走实。

(二)统筹推进法治玉林建设工作。推动出台《法治玉林建设规划(20212025年)》《玉林市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玉林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构建起法治玉林建设的四梁八柱。印发《关于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列入年终述职内容的实施方案》,推动党政主要负责人开展年度述法工作,实现市、县、镇三级全覆盖。牵头做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全市1个示范项目入围全国第三方评估,1个综合地区和4个示范项目入围自治区专家考评。扎实做好自治区实地督察反馈意见和自治区述法工作专题会议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组织对各县(市、区)和市直48个单位开展法治建设督察,推动中央、自治区和市委决策部署得到有效落实。将11项法治建设重点工作纳入2022年考核指标,极大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

(三)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一是地方立法实践不断深化。高质量完成《玉林市法治乡村建设促进条例》《玉林市绩效管理条例》2份地方性法规草案的拟定,配合市人大做好《玉林市城市绿化条例》《玉林市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条例》《玉林市北流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审议修改工作,推动《玉林市民营经济促进条例》列入年度立法计划并着手开展调研工作。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印发《玉林市司法局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规定》,在全市确定了14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并授牌,打造“立法民意直通车”。二是完善依法决策机制。制定《玉林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规范指引》《玉林市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规范指引》,规范合法性审查程序。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草案46件次;备案审查25件,上报备案3件。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要求,对各类政策改革文件及涉法事务合法性审查598件次,其中重大行政决策54件,共提出法律意见904条,积极防范法律风险。三是全面推行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制度。牵头选聘23名政府法律顾问,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全部聘请了法律顾问。建立公职律师统一调配机制,公职律师工作在市、县两级具有行政执法权的行政机关实现了全覆盖。四是强化行政执法协调监督。组织各级行政执法单位全面使用广西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平台,录入执法信息85391条,实现行政执法数据汇聚共享。依托平台加强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日常监管和动态监管,线上随机评查2022年度行政处罚案件330件。组织开展2021年度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暨优秀案件评选活动,评查案卷183件,评出“十佳”行政执法案件和20个典型行政执法案例纳入我市行政执法指导案例库,开展化肥等农资市场专项行政执法监督活动,参与行政执法协调12次,及时解决部门执法问题。对金融、安全生产等4个领域的行政执法主体进行确认,组织全市4205名行政执法人员参加执法人员资格续职考试,通过率97.2%。五是推进规范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继续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制定行政复议案件“办铁案”评价指标和考核标准,规范行政复议法律文书,努力提升案件办理质量。建设规范行政复议场所,已建成市一级行政复议服务中心。成立玉林市行政争议调解中心,推动行政争议纠纷实质化解。全年市政府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126件,受理115件,已办结102件,调解成功14件。承办市政府行政诉讼案件80件。推动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制度,各级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227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出实出”出庭应诉率100%。

(四)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一是加快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印发《玉林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明确重点建设任务。建成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1619个,玉林市公共法律服务“云超市”平台第一期以微信小程序为使用载体线上运行,实现群众寻求法律服务“掌上办”“指尖办”“随时办”。公共法律服务“云超市”经验做法获中央政法委办公厅推广。法律援助聚焦特殊群体、困难群众做好维权工作,实现“应援尽援”,试点创新城区法律援助案件统一序号指派工作,有效解决案件指派难的瓶颈问题。公证业务注重服务中心工作,为防范化解房地产项目风险、征地拆迁款保管、打击生态环境违法犯罪等提供法律保障,在刑事赔偿保证金监管方面创新探索“公证+检察”纠纷化解新模式。全市通过四级实体平台共接待来电来访9462人次,受理法律援助申请 3076件,办理公证13358件,司法鉴定3804件。市法律援助中心被评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和认定为2022年度自治区巾帼文明岗。是提升服务民营经济水平。深化“万所联万会”机制,组织全市律师事务所与97家商会建立一对一合作机制,协助工商联、商会做好会员企业法律咨询、普法宣传、权益维护、纠纷调解等工作。2022年以来共为商会、会员企业提供法律咨询378次,提出法律意见182条。推进仲裁机构体制机制改革。《玉林仲裁委员会体制机制综合改革工作方案》已获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待自治区政府批准同意实行,将发挥仲裁制度优势,激发仲裁行业活力。全年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557件,涉及标的额7.38亿多元。

(五)全面防范化解风险。一是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到位。加强对各类风险隐患预判,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31678次,发现纠纷10574起,有效预防纠纷6796起,受理矛盾纠纷29453起,调解成功29154起,调解成功率为98.95%。受理“三大纠纷”案件1842件,成功调结1745件,调结率为94.73%。矛盾纠纷及时调处率连续四个年排名广西第一。是持续深化房地产领域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我局对接的12个问题楼盘累计交房527套,解决学区就读业主160多户,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1700万元,指导股权转让和资产并购、代建复工等涉及资金逾10亿元,处置群体性维权上访事件5起。三是完善刑罚执行体制。出台了《玉林市司法行政系统社区矫正权责清单》,明确47项权责,推进社区矫正执法公开。组织开展社区矫正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全面落实监管防控措施。推动自治区社区矫正一体化平台在我市的试点工作,社区矫正对象“在矫通app”安装率达到90%,有效地防止社区矫正对象脱管、漏管。2022年以来全市未发生社区矫正对象重大恶劣影响的刑事案件、群体性事件。

(六)扎实推进法治宣传教育。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印发"八五"普法规划,市人大印发"八五"普法决议。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结合各单位职能,大力开展各项专题法治宣传。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市政府常务会开展专题学法5次,组织135648名国家工作人员参加学法用法培训,考试通过率99.96%,开展法治讲座、法治培训600多场(次)。青少年普法宣传教育工作走深走实,积极开展各类校园法治活动,全市开展法治进校园4000多场。其中全市128万多名学生参加“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参与率达90%以上,为全区第一;玉高学生李元元参加全国“学宪法讲宪法”的演讲比赛获得全国一等奖。大力开展法律进乡村(社区)活动,创新“普法+金融”模式,在全市构建647个乡村“普法+金融”工作站,不断增强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化“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全市共选任27425名“法律明白人”,依托法律云课堂对“法律明白人”开展网络直播培训,培训7场次,累计培训超过1.5万人次。大力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以“十好”“十无”“五有”为创建标准,共有1036个村(社区)参与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博白县大良村和容县龙镇村获评为第9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二、存在问题

2022年,市司法局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比如:法治建设统筹推进、协调联动工作机制还未健全,基层法治队伍力量薄弱,综合素质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推动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工作的措施还不够多、成效还不够突出;司法行政信息化建设滞后,部分基层司法所建设存在基础设施陈旧、办公条件差、执法装备落后等短板。法治人才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大力度。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不断改进。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市司法局始终坚持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将法治政府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局党组书记、局长全面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主持召开25次党组会议、5次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会等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牵头研究制定玉林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法治乡村条例等重大事项,解决具体问题,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先后向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报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参加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及各类涉法专题会议,积极建言献策,扎实做好法律支持工作;对房地产问题楼盘和7件重大涉稳问题,亲自部署、靠前指挥、参与协调,化解了一批疑难复杂矛盾纠纷。落实领导班子集体学法制度,按时参加学法用法考试,局领导班子成员还带头学法、讲法、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促进依法履职。

四、2023年主要工作安排

    (一)全面提升法治政府建设统筹推进水平。坚持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确保法治建设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砥砺奋进。健全完善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市工作的制度机制,健全统筹协调运行机制,加强全面依法治县(市、区)办公室建设,指导督促检查乡镇(街道)法治建设工作,构建起上下贯通、协同高效的全面依法治市工作体系。认真贯彻落实《玉林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积极参与全国、全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发挥好牵头总揽的作用,开展“一规划两纲要”和“八五”普法中期督察,确保中央、自治区委和市委有关法治建设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

    (二)抓好法治政府建设重点任务。提高立法公众参与度,提升立法精细化、精准化水平,不断优化法治供给。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相关规定,更好发挥法律顾问、公职律师作用,切实提升重大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和科学性。加快构建市县乡三级全覆盖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加强广西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平台应用,建立平台使用的长效评价机制,协同各相关部门深入开展系统对接、数据共享和监管业务协调工作。加强行政复议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行政争议调解中心作用,加大行政争议调解力度。

    (三)夯实法治建设基层基础。一是深化法治乡村建设创建实践。深入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扎实推进创5A幸福村(社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打造一批兼备公共服务和法治文化传播功能的乡村法治文化阵地。二是扎实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全面落实“八五”普法规划,进一步落实基层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着力提高基层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强化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加强基层农村地区矛盾纠纷的化解力度。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推出一批立得住、有特色、效果好的司法所工作品牌。三是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面建成玉林市公共法律服务“云超市”平台,加快推进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体制机制改革,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

(四)抓好法治队伍建设。一是突出政治引领,牢牢把握法治队伍政治属性,加强法治专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二是加强法治人才工程建设,推动建立全市法治人才专家库,加强法律服务工作者特别是律师队伍建设,深化“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推动从农村向社区、园区等拓展延伸,不断提升基层法治队伍能力水平。三是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警,进一步巩固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持续强化司法行政队伍政治建设,弘扬政法英模精神,深化顽瘴痼疾整治,打造新时代司法行政铁军。



玉林市司法局     

2023年1月13日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