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玉林市司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根据《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部署要求,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法治力量。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政治引领,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1.持续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局党组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利用党组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组织集中活动日等形式,结合主题教育要求,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2023年党组会前学习19次,党组理论中心学习5期,政治轮训1期,道德讲堂2期,党组织集中活动日活动11次,理论宣讲4期,法治专题讲座2期。与市委宣传部联合筹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习近平法治思想等法治专题讲座,协助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研讨会。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要点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通过法治督察不断把学习宣传贯彻引向深入。
2.加强统筹协调推动法治玉林建设。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镇(街道)法治建设工作的意见》,推动基层建立健全法治建设工作机制。组织开展法治玉林建设“一规划两方案”中期评估自查,完成任务184项,实现工作时间过半、任务完成过半。牵头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向自治区推荐2个候选示范地区和2个示范项目,其中北流市人民政府“以科学民主决策程序保障北流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成果转化”候选示范项目获自治区向中央依法治国办推荐。落实“专项+常态化”法治建设督察机制,制定《玉林市法治督察员管理办法》,选聘68名督察员,建立法治督察员监督管理机制。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收集问题线索180条,全部完成整改,作出醉驾判罚148件148人,查处执法领域违法案件7件8人,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效果。组织开展2023年法治建设督察和“八五”普法中期评估工作,推动自治区述法专题会议反馈问题、全区法治建设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落地落实。
3.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局党政负责人认真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推动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会议和办公室主任会议,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汇报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对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八五"普法规划中期验收、公共法律服务“云超市”、行政复议诉讼等重大改革和重点工作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协调、亲自督办职责,发挥“关键少数”示范作用,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深入开展。始终坚守法治原则,严格依法行政,确保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严格落实学法制度,带头学法用法,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法治教育,积极营造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二)强化科学决策,提升地方立法和依法决策水平
1.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重点领域,及时编制2023年度政府立法计划。加快立法进程,推动《玉林市法治乡村建设促进条例》《玉林市绩效管理条例》《玉林市优化营商环境若干规定》的修改、审议工作,发挥立法引领和保障作用。
2.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草案57件次,出具意见374条;备案审查22件,上报备案8件。开展2023年度法规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4次,其中市人民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187件,经清理保留88件、修改21件、废止78件,做到立改废与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相适应。
3.加强依法决策。发挥政府法务参谋助手作用,审慎处理政府疑难复杂涉法事务,审查政府重大行政决策6件,提出合法性意见25条,为龙云灌区工程、华友锂电、玉林海港码头等重大项目、重大工程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共参加政府及部门各类涉法事务会议172次,审核政策合同共500件次,提出法律意见661条,有效防范了法律风险。
(三)强化协调监督,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1.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印发《玉林市行政执法文书参考样式(2023年版)》《玉林市行政执法监督文书样式(2023年版)》,完善执法文书。建立“无事不扰企业”和包容审慎监管制度,在全区率先出台《玉林市涉企行政执法备案管理规定》、《玉林市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若干规定》,有效降低执法扰企,让行政执法更有温度。规范地方性法规行政裁量权基准,完成10部地方性法规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的制定工作。组织全市1640人参加全区统一的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考试,通过率97%。
2.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推进广西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平台应用,市县镇三级316个行政执法部门平台使用率达100%。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2个专项监督,对城市管理、交通运输、卫生健康等8个执法领域的案件开展评查876件,纠正不当执法行为102件(次)。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与司法联动机制,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力度,拓宽监督渠道,创新“12345热线+行政执法监督”新路径,联合出台《玉林市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协调联动机制试点工作方案》,我市被司法部确定为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建立合作机制试点单位。组织开展2023年度全市优秀行政执法案件评选,评出优秀案件15件,编入行政执法指导案例库,供全市各行政执法部门学习提高。
(四)强化公正高效,推动行政复议应诉提质增效
1.持续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开展行政复议审理下乡镇,在全市基层司法所设立“行政复议代办点”,方便群众申请复议。推进行政复议标准化建设,其中北流市司法局被自治区司法厅确定为2023年全区行政复议标准化建设单位。开展行政复议案卷自查评查工作,抽检245个卷宗,有效促进案卷质量提高。参与全区行政复议典型案例评选活动,推荐的博白县一行政复议案例入选广西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行政复议典型案例。广泛开展新复议法的学习宣传培训,提高民众对新法的知晓率,打好全面实施新行政复议法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2.大力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工作。2023年市政府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116件,受理100件,已办结84件。承办市政府行政诉讼案件53件。为了提高行政案件质量,实现行政诉讼发案量和败诉率“双下降”目标,开展“行政案件质量提升年”活动,创新构建行政争议“3+N”协调化解机制,建立市、县两级行政争议调解中心,落实“能动复议”,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全市行政争议调解中心调解成功案件74件,全市法院新收行政诉讼案件同比下降13.5%,一审败诉率15.7%,比上半年败诉率26.36%低10.66个百分点,取得较好成效。
(五)强化法律服务,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1.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开创“1+3+1+N”法治保障模式,整合立法、执法、公共法律服务、普法、律师、公证、仲裁、人民调解等司法行政服务措施,全面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经验做法入选自治区党委信息,并在玉林市营商环境简报刊载。
2.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市县镇村四级1619个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规范化建设。加快公共法律服务“云超市”平台研发建设,11月线上运营增加智慧法援、智慧调解模块,“云超市”项目入选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司法创新案例,全力配合市委政法委把“矛调中心+云超市全链条实现矛盾纠纷闭环化解”打造成为全区政法创新项目标杆。
3.优化法律服务供给。全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058件,办理广西法网转办案件13件,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咨询8656人次。玉林市法律援助中心被评为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加强涉外法律服务,为玉林国际香料交易市场及外向型企业提供政策解读、行业预警、法律咨询、合规经营、权益维护等涉外法律服务,为企业开展对外贸易提供多样化公证服务。2023年我市公证机构办理公证总数9424件,其中,国内公证7760件,涉外公证1043件,涉港澳台621件;办理“最多跑一次”公证1974件;律师事务所共办理各类法律事务6315件,开展法治体检企业152家,提供法律意见365条。玉林市商会法律服务工作站为商会及会员企业提供法律咨询368次,提出法律意见512条。
(六)强化诉源治理,助推社会治理现代化
1.构建民商事纠纷多元化联动解决机制。形成“调解+仲裁”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格局,目前我市成立1个仲裁机构,5家商事调解组织。2023年玉林仲裁委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370件,受案标的额达18.33亿元,涉案先行调解率达100%。深化诉调对接,玉林市桂玉商事调解中心入驻玉林市福绵区人民法院成立驻福绵法院调解工作站,2022年11月以来诉前调解商事纠纷3409件;诉讼调解1392件,调解成功率达51.57%;累计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8642万元,减少仲裁、诉讼费84.15万元。
2.全面防范化解风险。深入开展“解纷促和”专项行动,开展100%全覆盖入户走访,做到防控无盲区、管控无死角、落实无漏洞。2023年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及各类调解组织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26834次,受理矛盾纠纷16597起,调解成功矛盾纠纷16465起,调解成功率99.2%。“三大纠纷”案件728起,化解“三大纠纷”案件688起,调解化解率94.51%。化解自治区级重大涉稳问题案件5件,市级重大涉稳问题案件13件,化解成功率100%。积极参与,有效解决我市中鼎等楼盘房地产领域突出问题。开展“五好司法所”创建活动,91个司法所通过验收,其中优秀所46个,达标所45个。
3.推动矫正安帮工作走深走实。严格落实社区矫正各项监督管理措施,加强电子定位信息化监管,确保社区矫正对象管得住、矫得正,2023年共对社区矫正对象训诫111人,警告51人,治安管理处罚22人,撤销缓刑人数4人,全市未发生社区矫正对象重大恶劣影响的刑事案件、群体性事件,在册社区矫正对象再犯罪率为0。不断加强安置帮教工作,印发《玉林市司法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安置帮教工作档案的通知》,统一安置帮教对象工作档案,切实履行好安置帮教工作职责,2023年全市共衔接安置帮教人员4587人,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七)强化精准普法,推动法治精神深入人心
大力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等重点内容,成立76人组成的“八五”普法讲师团,开展法律“七进”宣讲。制定《玉林市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单位年度履职报告评议办法》,对5个单位履职进行评议,进一步落实国家机关普法职责任务。完成全市“八五”普法中期评估工作,顺利通过自治区的实地验收。全市13万多名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通过率达99%以上。聚焦青少年“学法筑基”,“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进学校讲法治课,在校园营造良好的校园法治氛围。全市选任“法律明白人”骨干7781名,与自治区司法厅联合在容县举办广西第七期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训班,培训累计1万多人次。全面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1036个村(社区)参与创建并通过审核,全市累计11个村(社区)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称号,6个村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市现已打造行业性专业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22个,青少年法治教育示范基地18个,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中心)4个。
二、存在问题
2023年,市司法局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还需加大力度,亮点不多,典型创新案例不够突出;社区矫正齐抓共管的局面还没有形成,各相关部门社区矫正数据融合还存在壁垒,对社区矫正对象的信息化监管有待提高;基层司法所信息化建设滞后,“五好司法所”建设还有待加强。
三、2024年主要工作安排
一是持续强化党的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深入推进法治督察和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活动,切实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
二是扎实推进依法行政纵深发展。严格履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强化合法性审查,发挥好政府法律顾问作用,筑牢法治“防火墙”。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落实提升行政政府质量三年行动计划,不断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对基层行政执法部门的监督指导,提高行政案件质量,进一步优化审理机制,提升行政复议案件办理质效,降低行政诉讼败诉率。进一步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
三是做优做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深入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做实“1+3+1+N法治服务模式”。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云超市”平台建设,深化“万所联万会”机制,优化民营企业“法治体检”。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打好“侨牌”,开展与境外律师、公证、仲裁机构、华侨商会等商事调解组织的法务合作,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和各地自贸区建设。深化普法依法治理,落实“八五”普法各项工作,着力打造青少年法律服务配送中心,大力推进法律“七进”,深入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扎实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
四是全面加强司法行政系统平安建设。强化重点社区矫正对象管控。进一步加强刑满释放人员衔接服务管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抓好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积极开展“解纷促和”专项行动,擦亮基层人民调解金名片。推进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积极组建并发挥好企业调委会和各类商事调解组织作用,健全完善市、县两级行政争议“3+N”协调化解机制,构建行政争议调解大网格,有效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继续发挥“仲裁+调解”作用,及时高效促进各类矛盾纠纷源头解决。继续深入开展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三年行动,着力建设新时代“五好”司法所。
玉林市司法局
2024年1月10日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